可知性悖论的条件句分析

作者: 苏庆辉

关键词: 可知性 可知性悖论 条件句

摘要:在处理可知性悖论时,学者们似乎口径一致地将“可知的”理解为一个模态词“可能”加上“知识”(为讨论方便,在此省略认知主体与时间),并且以类似的方式处理模态词“可能”。不同于大部分的学者,M.法拉(M.Fara)使用能力的概念来理解“可能”,并发展自己的理论。本文延续法拉的想法,但不同于法拉。采取虚拟条件句来理解“可知的”,亦即“P是可知的”会被分析成“若如此这般成立,P会被知道”这样的条件句。在这样的分析下,我们可以更清楚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争论究竟在哪,并且理解为什么反实在论会受到可知性悖论的威胁。


上一篇:麦基的实践道德选择与道德内在重构——基于休谟道德哲学的理解
下一篇:排他性论证与对应关系——以“反事实条件句分析”为例

期刊信息
刊名: 世界哲学
World Philosophy
主办: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
周期:双月
出版地:北京市
语种:中文
开本:16开
ISSN:1671-4318
CN:11-4748/B
邮发代号: 2-202
复合影响因子: 0.527
综合影响因子: 0.203
 
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:
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(2019—2020)来源期刊(含扩展版)
 
核心期刊:
中文核心期刊(2017)
中文核心期刊(2014)
中文核心期刊(2011)
中文核心期刊(2008)
中文核心期刊(1992)
 

版权所有: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
地址: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   邮政编码:100732    京ICP4631453